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现实需求如何?发展趋势如何?哪些亟待完善?
发表人: 发布于:2020-11-06 00:00
在我国,航空应急救援的现实需求如何?未来它的发展趋势如何?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还有哪些地方亟待完善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对航空工业建投董事长白海平进行了专访。白海平: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,灾害种类多,分布地域广,发生频率高,造成损失重。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,加快建设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体系,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。从需求角度来看,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、超过14亿人民,航空应急救援以其响应速度快、适用性强等特点,已经成为全民期待,未来将在森林消防、地震地质救援、重大卫生防疫、海上事故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从发展趋势来看,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将逐步走向体系化、现代化、专业化。原来我们的航空救援主要在森林消防、海上救捞方面,在大灾大难面前,军队的作用更突出。2018年国家应急管理部组建后,我国航空应急救援正在进行体系化规划、建设,未来将实现救援队伍专业化、救援设施设备现代化,进而实现响应时间的逐步缩短。我相信,30分钟的航空应急救援响应很快就能实现。问:对于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完善,您有哪些建议?白海平:要完成一次高效的救援,有非常多的因素,有地面的,有空中的;有体制机制的,也有设备设施的。从目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情况来看,建议重点关注三个方面,一是地面的,也就是应急救援基地的网络化;二是空中的,也就是先进救援装备的国产化;三是实施主体的,也就是救援模式的多样化。首先,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的网络化。为了得到快速救援的目的,可供救援机队起降点的场地必须实现网络化。这既包括已经规划建设的军用机场、民用运输机场、通用机场,还应该重视直升机停机坪的建设,包括重要林区的野外停机坪、重点医院的楼顶停机坪、物资储备库的停机坪等。起降场地是航空救援的生命之路,只有“路”规划好、修建好,我们的救援直升机才能在30分钟甚至15分钟内达到现场,真正做到快速响应。这就是基础先行。其次,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国产化。从统计数据来看,我国目前用于救援的机型主要是国外的,包括米26、米171、H225、AW139、S76、S92等,其装载的专业救援设备更是如此。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应急救援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,必须具有强大的自主供应和抗压能力,为国家和人民保驾护航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,检验了我们在卫生防疫领域的产业链纵深发展成果,防疫成效全球瞩目。我认为,在科技含量更高、未来需求更迫切的航空救援领域,我们也必须尽快建立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产业化体系。这就是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最后,航空应急救援模式的多样化。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是一项体系化工程,投资量大,每年的运营费用对各级财政来说都是很大一笔支出。但实际上,并不是所有的救援事件都应该由政府买单。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的良性发展必须集政府、金融保险、公益组织、企业主体等各方之合力,区分公益救援与社会救援,区分事故等级与责任,逐步发展出不同类型的航空应急救援模式,形成各有侧重、互为补充的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体系。解决体系建设的资金来源和长远发展问题。问:作为国内民航通航领域的投资咨询领军企业,航空工业建投在航空应急救援方面做了哪些努力?白海平:航空工业建投正在做的几件事情可以总结为“倡导、建设、运营”六个字。“倡导”就是利用我们在民航通航市场领域的广泛接触面,从国家政策咨询、省市规划、集团战略等多个角度提供咨询、规划和建议,积极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和科学规划。“建设”就是从项目实施的角度,我们在山东莱芜、湖北荆门等地参与建设了航空应急救援基地,未来山西也计划在清徐建设省级航空应急救援中心。还有就是我们倡导利用通用机场建设配套航空应急救援设施。这样的做法能够真正做到一次投资、多重收益,减少政府投资压力的同时,助力通用机场和通航企业起步发展。“运营”就是我们通过与山西、广西、河南、四川等地方合作的平台公司、合作机构,积极筹建通用航空公司,主动承接各地航空应急救援任务,探索多种模式的救援方式。可以说,航空工业建投非常重视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发展,将利用我们在民航通航领域的长久积淀,同步打造我们在航空应急救援领域的全过程咨询能力,即集全域规划、基地建设、设备集成与运营服务于一体,为客户提供集成化、一体化的航空应急救援解决方案。问:对于山西省通用航空发展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,您有何建议?白海平:山西是我国通用航空的发源地之一,目前又在打造国家通用航空示范省。可以说,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,山西省建立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非常好的优势和资源,我对于山西发展通航和应急救援非常看好,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和创造力的地方。从行业的角度,我对于山西省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有几点思考:一是山西省如何发挥通航示范省的优势,探索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路径。通用航空的发展受到机场、空域、市场、规章等多方面的影响。2019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,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。我希望山西省能够借助通航示范省建设,在空域协调、资产运营、商业模式等领域做一些大胆的探索,为全国航空应急救援建设提供一个范本,也更加丰富山西通航示范省的内涵。二是尽快完成全省范围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规划和主基地建设方案,打造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。国家应急管理部2019年印发的《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》提出,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、系统性、战略性工程。当前正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时期,也是系统谋划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。因此,我建议山西省各地市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,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上下联动,联合市场主体,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建设方案,尤其是抓紧落地省级航空应急救援中心的建设,尽快建立省级救援基地和机队骨架,未来再逐步加密和完善。三是注意强调设施设备的共建共用,提高资源利用率,落实资金保障。航空应急救援近期比较热,但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。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和今年的山西五台山大火救援中,航空救援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国际上对航空救援的利用还要更早、更充分,所以这个体系的建设也不会是从零规划、重新建设。建议各地在规划和建设时,一定要注意与各类军民用机场、医院、物资储备库等现有基础设施的摸底调查、综合利用,尽量做到统筹规划、资源共享。当然,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必须以政府重视、资金到位为前提,这样才能够保障市场主体参与到体系建设中去。